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新闻 正文

预防儿童肥胖 呵护祖国未来

来源:北京积水潭医院聊城医院时间:2025年04月03日

  每年的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今年宣传主题定为“保障母婴健康 呵护祖国未来”。本文以儿童肥胖为话题,介绍保护儿童健康知识。

1.jpg

  当“小胖墩”成为幼儿园体检报告的高频词,当儿童糖尿病门诊排起长队,一场关乎民族健康根基的战役已经打响。

  数据显示,我国7岁以下超重肥胖儿童比例已突破15%,这意味着每100个学龄前儿童中,就有15个面临代谢紊乱、骨骼发育异常等健康威胁。儿童肥胖已不仅是体型问题,更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一、儿童肥胖的评估方法

  1. 体重指数(BMI)法

  (1)简单评估方法: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参考标准体重的10%为超重,超过20%为肥胖。

  (2)体重指数(BMI)判断方法:BMI=体重(kg)/身高²(㎡)。BMI位于同年龄、同性别的第85⁓95百分位数为超重,BMI大于同年龄、同性别的第95百分位数为肥胖。

1.jpg

  1. 体脂率监测

  男童体脂率≥25%、女童≥32%属于异常。

  2. 腰围预警

  学龄儿童腰围超过身高的一半应警惕内脏脂肪堆积。

  二、儿童肥胖的危害

  超重和肥胖是诱发儿童性早熟的重要原因之一,进而导致孩子骨龄快速增长,骨骺提前闭合,最终影响成年身高。儿童肥胖还可以在身体和心理方面产生危害。

  1. 身体危害

  代谢疾病风险:肥胖儿童胰岛素抵抗发生率高达32%,糖尿病发病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4倍。

  骨骼危机:超重导致骨骺过早闭合,30%肥胖儿童出现X型腿或O型腿等骨骼畸形。

  心肺负担:BMI每增加1kg/m²,儿童收缩压上升1.4mmHg,12岁肥胖儿童血管弹性相当于45岁成人。

1.jpg

  1. 心理与社会代价

  儿童肥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自卑和心理抑郁:肥胖儿童可能因为体型问题而遭受同伴的嘲笑或歧视,导致自卑心理和抑郁情绪,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发展。

  学习能力受限:肥胖可能影响儿童的认知功能和学习能力。肥胖儿童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影响学业成绩。

  行为问题:一些肥胖儿童可能会出现情绪不稳定、易怒等行为问题,或出现暴饮暴食、自我封闭等极端行为。

  社会交往障碍:肥胖儿童可能因为身体形象问题而在寻求朋友和建立人际关系时遇到困难,导致他们远离社会交往活动,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科学干预方法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减肥过程中严禁使用饥饿疗法、减肥药物或减肥饮品,应以饮食、运动、行为矫正等综合措施,肥胖儿童、家长、医师、营养师、学校、社会等多方共同参与。

1.jpg

  1. 治疗三原则

  (1)多学科协作:由营养师、运动康复师、心理医生组建干预团队;

  (2)阶梯式管理:轻度肥胖通过饮食运动调整,中重度需医学介入;

  (3)成长保护:学龄期每年减重不超过体重的10%,严禁饥饿疗法。

  2. 食养原则和建议

1.jpg

  饮食: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应保证平衡膳食,达到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及比例适宜。日常膳食做到食物多样,每天的食物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禽畜鱼蛋奶类和大豆坚果类;达到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食物。减少高油、高盐和高糖及能量密度较高的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甜点、含糖饮料、糖果等。

  肥胖儿童青少年减重过程中,建议膳食能量应在正常体重儿童青少年需要量的基础上减少20%左右。同时,膳食结构应有利于减轻饥饿感、增加饱腹感,如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与粗杂粮等。